《大秦帝国》剧图
商鞅的运势,从他被秦孝公器重的那一刻起,就早已终究。秦历年来喜爱选任别人,春秋战国时期,秦穆公曾器重外地人客卿,以替代该国承袭皇室,由于外地人客卿沒有阵营恩怨,好操纵,穆公曾用这套方法独霸诸侯国。
秦孝公也是这般,他靠“别人”商鞅,摆脱不求上进的老承袭皇室的資源垄断性,变法维新大国,对外开放扩大,功成后,给他们名,给他们利,放开手施为。但商鞅实际上一直在秦孝公的操纵以内,直到条件成熟后,就根据商鞅这一“别人”来迁移中国诸人的憎恨,商鞅是孝公交给秦惠王的反面财产,这从秦惠王继位后,迅速就可以干掉那时候权倾天下的商鞅就可以看得出。因此,与其说秦惠王杀了商鞅,倒不如说是秦孝公杀了商鞅。
实际上,秦孝公给过商鞅机遇,他曾派赵良暗地里劝导商鞅舍弃封邑,隐退田园风光,但商鞅拒绝了。商鞅投秦,本就含有明显的成家立业的本人主观因素,是以便“名”“利”,这从他“三说孝公”和接纳孝公的分封制(这实际上是与他明确提出的法家学派核心理念所悖逆的)就可以看得出。使他舍弃他费尽心机所获得的一切,他当然不甘接纳,因此他想方设法来保留这一切,甘愿暗地里协同他国,以象抵抗,但最后不成功。因此商鞅之死,也是他自作自受,不舍得“名”“利”之故。
侯勇扮演秦孝公
秦孝公、秦惠王全是法家学派教徒,与商鞅沒有核心理念上的矛盾,她们中间的抗争,仅仅权利之战,这从商鞅人死之后秦惠王沒有废止商法就可以看得出。
文章推荐:
发表评论